新型锂电池5分钟内完成充电?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锂电池,可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速度快于市场上其他同类电池,且历经数千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性能稳定,有望缓解电动车驾驶员的“里程焦虑”。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焦耳》杂志。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为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供电的方式之一。锂电池重量轻、可靠且相对节能,但...

五矿王炯辉团队在天然石墨球化领域获重大突破!

2024年1月8日,五矿王炯辉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天然石墨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通过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担任专家组组长。该成果发现了鳞片石墨碰撞嵌合为主的球形石墨生成机理,首次提出影响石墨球化生成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在天然石墨球化理论的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

全球最高体积效率77.8%!小米汽车发布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发布了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的小米800V电池包,全球最高体积效率77.8%。雷军介绍,小米800V电池包通过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包括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20倍国家标准测试项目数。小米800V电池包采用17层高压绝缘防护,7.8m2同级最大冷却...

6分钟可充满电续航1000公里,新一代固态锂电池中试线在武汉“点火”

一块固态锂电池,无论放入-50℃的干冰中,还是100℃以上的沸水里,都能正常工作;钢针刺穿电池,也不会冒烟起火,电压和温度保持恒定;用剪刀剪下电池一角,仍能向外输电……12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锂/钠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中试产线,在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正式“点...

锂电负极预锂化技术

锂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表面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永久地消耗来自正极的锂,造成初始库伦效率(ICE)和能量密度偏低。特别是,硅基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硅体积变化较大,容易造成结构塌陷和容量衰减,导致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不稳定,且SEI膜的不断形成与破坏会持续消耗锂离子,而稳定的SE...

锂电生产突破在即?正极关键材料无需高温制作 耗时大砍20倍

锂离子电池(LIBs)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中最常用的电池类型,而层状锂钴氧化物(LiCoO2)是锂离子电池阴极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上,这种化合物的合成需要800°C以上的温度,而且需要10到20个小时才能完成。近期,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和神户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在低至300°C...

硅基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研究获进展

能量型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构建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条件(如欠锂、低电解液用量等)下,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和中间产物穿梭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化进程。与其他策略相比,隔膜的表界面调控可耦合正、负极界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且具有不易增加电池体积和质量等优点,...

新技术可早期预警锂电池热失控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金华教授和王青松研究员团队与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可植入电池内部的高精度、多模态集成光纤器,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对商业化锂电池热失控全过程的精准分析与早期预警。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电池热失控是制约电动汽车...

用半电池来研究NMC竟然是不可靠的!

【研究背景】半电池(将相关电极与锂金属电极配对)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分析常用的手段。金属锂具有稳定的参比电位和高比容量,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锂离子,对电化学反应的干扰最小。然而,金属锂对有机碳酸盐的高反应性使其得到的电化学性能可靠性受到质疑。电解液成分的降解可能导致电池过早失效,这导致...

锂离子电池电极制造最新技术之“干电极”的发展

【背景介绍】锂离子电池(LIBs)的成本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的制造工艺。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制造通常采用slurry-casting (SC) procedure即湿法涂布工艺,这限制了电极的厚度。为了克服这个限制,solvent-free (SF) procedure即干法制造工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