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侯福深:固态电池仍未完全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4月19日,在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尽管全固态电池确实在本征安全性上比液态电池有了显著提升,但在系统角度仍存在热失控与热扩散风险,需要引入安全防护技术,全固态电池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对电池安全松懈不管。从整车的开发角度来看,无论是热管理还是一体化集成,结构化的设...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6F有信心自我替代 钠电池预领跑

财联社《锂想家》栏目第一期,专访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所有企业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记者:您的微信名称含有“老兵”,除了退役老兵之外,在新材料当然也是老兵,您是如何从一名退役老兵,成为新材料老兵的?李世江:当兵期间有两个方面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一个方面是接受党的教育,为人民献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于清教:中国动力电池无近忧但有远虑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成为各国竞争力之争的高地。尤其是美国旨在加强本土供应链的《通胀削减法案》出台之后,该领域的“竞赛”味道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位居目前动力电池领域前两位的中韩,会采取怎样的...

11分钟充电70%,华人教授在锂电池中加镍箔登上Nature

在电动汽车越来越「热」的当下,电池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固态锂电池。上个月,哈佛大学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电池,仅需 3 分钟就可以充满电,使用寿命更是能够超过 10000 次。今天介绍的是另一种特殊的材料——镍箔,通过在电池内部加入一层薄薄的镍,标准电动汽车电...

绿色十年|曾毓群:正确认识锂电池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战略意义

当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成为全球共识后,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浪潮不断推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被誉为新能源行业的“心脏”。2011年曾毓群创立宁德时代之初,动力电池领域还处于萌芽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并在技术上领先;经历十年发展,动力电池行业格局悄然生变,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打破日韩垄断并群起...

“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四十余载,致力于中国锂电研究

导读陈立泉院士是我国首位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院士。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首次发现了70K超导迹象,研制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温超导材料。1997年9月,他首先完成了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和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协助建成了全世界最...

一笔就豪取上千亿,但他最大的兴趣并不是赚钱

中国锂电池产业出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企业家,一个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另一个,是亿纬锂能的刘金成。前者笃信“赌性更坚强”,后者则宣称自己从来不赌。“曾”的创富神话已人尽皆知,而“刘”的传奇逆袭却鲜有人闻。【五十而“改”天命】用今天的话说,刘金成属于典型的“小镇做题家”。1964年,他出生在湖北沙洋县乡...

97岁,他因锂电池获诺贝尔奖

谁说改变世界的从来都是年轻人,今天这位传奇人物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30岁,入行。58岁,钴酸锂。75岁,磷酸铁锂。94岁,全固态电池。97岁,收获诺奖。他几乎得到了一个科学家能得到的所有荣誉,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生?今天,文少侠推荐你了解的就是他——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B·古迪纳夫,能量满满。“我们...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壳王”郑永刚的瘦身之路

在娱乐圈,有一个关于谢霆锋的段子是这么说的,80后认为他是一个摇滚歌手,90后觉得他是一个演员,而在00后眼中,他是一个厨子。其实,这样的类比也可以套在一些国内服装企业上,比如雅戈尔,你以为他是做西装的,其实人家的重心早就扑在炒股和房地产上,做了20多年投资,赚了400多亿,创始人李如成还曾骄傲地说...

风云闽商 | 黄世霖:探索新机会,发力布局“光储充检”

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 宁德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 黄世霖8月17日,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圆满闭幕。大会闭幕前选举产生了福建省工商联(总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黄世霖当选为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黄世霖曾被业内称为宁德时代的“二当家”,是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之一,他从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