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科研人员提出新型技术路线释放全固态锂电池潜力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车、储能等“双碳”技术的核心之一。全固态锂电池由于采用了不可燃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较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因此成为下一代锂电池的研究焦点。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新型技术路...

固态电池,路在何方?

【摘要】固态电池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电池技术。相比于传统商用液态电池,固态电池拥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本文主要讨论了实现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可能的策略和路径。【正文】尽管采用碳酸酯和LiPF6的液态电解质商用锂离子电池已经使用30年,仍存在电解液不断被氧化还原、SE...

中科院电工所: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电工研究所马衍伟研究团队在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界面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聚偏二氟乙烯聚合物与石榴石填料组成的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在高能量固态锂金属电池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然而,对空气敏感的石榴石容易形成离子电导率差的高碱性残留物,会降低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并导致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不稳定...

应对3C产品发展,钴酸锂的改性与研究

钴酸锂作为最早实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电化学性能优越、加工性能优异、振实密度大,有助于提高电池体积比容量、产品性能稳定,一致性好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中小型号电芯,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根据生产工艺中温度的不同,钴酸锂分为层状结构和尖晶石结构的两种晶型。高温...

NCM综述|辽宁科技大学安百钢教授: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自修复聚合物黏合剂研究进展

硅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3579mAhg-1),使其成为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倍具希望的负极材料。然而,低电导率、严重的体积效应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等问题限制了Si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近年来,在电极材料设计和电池体系两个方面已报道了许多有效策略来应对上述挑战,例如活性颗粒纳米化、表面...

Group14硅负极突破性技术投入生产,为ATL下一代智能手机提供动力

先进硅负极电池的全球制造商和供应商Group14Technologies宣布已开始向AmperexTechnologyLimited(ATL)商业交付SCC55TM,ATL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应用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和创新者,为下一代智能手机及其他产品提供动力。首批采用Group14技术的智能手机预计将...

1000Wh/L!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3月1日上午,小米手机发布了一条动态,宣布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目前在实验室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可带来固态电池技术的三大提升,即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L、低温下放电性能提升 20%、针刺实验通过率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L,固态电池助力材料变革根据小米官方介绍,此次小米预研...

联手上海洗霸,干掉固态电池难题,他是如何做到的?

上海洗霸是水处理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与健康空间环境技术服务提供商。2022年,上海洗霸跨界进入新能源赛道,发力固态电池。2022年8月,上海洗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达成共建固态电池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协议。不久,双方再次达成知识产权转让协议,上海洗霸受让固态电池相关专利。近日,上海洗霸又发布了其在...

锂电池固态电解质(LLZO)烧结技术的创新研究概述

石榴石型结构的固态电解质Li7La3Zr2O12(LLZO)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LLZO具有四方相和立方相两相,其中立方相比四方相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10-3 S/cm)。高致密、立方相固体电解质LLZO的电场辅助烧结目前,国内外制备Li7La3Z...

3D打印会改变电池制造吗?

导读: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电话、可穿戴电子产品、能量存储等的核心,为数字化生活提供动力。然而,锂电池在损坏时容易着火,这是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市场中,不乏有寻求解决锂离子电池故障问题的初创企业,特别是用创新的固态方法取代挥发性液态的制造方法。电池初创公司表示,使用3D打印制造电池(也称为增材制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