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发声|动力电池制造热背后的冷思考:车企自造电池弊大于利

编者按——近日,新华社客户端转载了经济参考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会否再次进入“战国时代”》一文,分析了新能源车企自造电池的利与弊。全文如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高增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也变得更受关注,众多中外汽车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生产业务,正掀起新一轮的“电池制造热”。在此背景下,已经经...

电池供应链“力争上游”是正解?

“为什么近一段时间频频召开汽车相关尤其是供应链论坛,这背后反映了行业整体的无措与焦虑”,某业内人士说道。交流会议多了,产出的金句层出不穷。在去年某供应链缺芯“吐槽大会”上,博世、英伟达纷纷表示,自缺芯以来,其面对车企的角色明显发生变化,以前想见个部长都很难,现在有机会跟“老大”吃饭。今年吐槽的内容又...

西南科技大学:莲藕衍生多孔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成果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李劲超特聘副教授、张亚萍教授团队在《Chemistry Select》期刊发表名为“Lotus Root-Derived Porous Carbon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提出使用廉价且广泛可用的...

10万吨+3万吨!两负极材料项目启动

1、吉林中健汇达(吉林)新兴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及辅助设备设施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编号:GYLY-ZB-2022026)项目所在地区: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1)招标条件本中健汇达(吉林)新兴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及辅助设备设施已由项目审批核...

再扩产!东阳光:拟14亿元投建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

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近些年来NCM三元材料中活性元素镍含量占比不断提高,镍含量达90%及以上的NCM9系成为了众多电池企业的下一代拳头产品。高镍含量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初始放电容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9月8日,东阳光公告,乳源新能源公司计划在广东省韶关市投资扩建年产5万...

160亿,押宝锂云母

临武再签百亿“锂”单锂资源紧缺、锂盐价格屡创新高下,铁矿采选企业大中矿业(001203.SZ)拟与临武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建设含锂多金属露天矿采选、碳酸锂及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160亿元。这是临武自9月30日与上海安能工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406亿元项目之后,又一百亿“锂”单。《合作备忘...

锂电石墨负极生产必备“基材”:天然石墨与焦原料

锂电石墨负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这两类负极材料生产涉及的上游原材料分别是石墨矿和焦材料。天然石墨和焦原料是锂电石墨负极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1、天然石墨资源概况天然石墨,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石墨,一般以石墨片岩、石墨片麻岩、含石墨的片岩及变质页岩等矿石出现。根据石墨的结晶程度,...

孚能科技正式发布SPS 聚焦动力电池技术革新

9月9日,孚能科技在北京举行“2022孚能科技战略及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提出一整套从电芯到系统,从制造到回收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续航里程、充电效率、降本增效、适配车型等方面打造满足客户要求和用户需求的全新产品。电芯性能的优劣...

乘联会喊出“整车为王” “拥锂自重”或难以为继?

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言,“整车为王”将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整车企业要做产业链“链长”。  什么是“产业链‘链长’”?  即自制部分电池和核心零部件,部分零部件外采。进一步加强对电池企业、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下游的品牌营销能力的掌控。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产业...

锂电储能,下一站黎明

近年来,顶层规划、示范项目、奖补细则、安全运行等多个方面,储能政策密集落地,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今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