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硅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凭借其优越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突破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技术。然而,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能突破,仍是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瓶颈。为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俊平研究员、杨燕飞副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硅基复合固态...

【会议报告】金属锂复合负极的构筑和保护

锂金属负极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势(-3.04Vv.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在锂枝晶生长严重、固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电极体积变化巨大等问题,导致锂金属电池容量衰减快、循环寿命短、库效率低和安全...

【会议报告】硫化物薄膜及全固态电池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高,并且电化学稳定窗口较宽,且兼具强度和加工性能、界面相容性好,是理论上最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被认为是未来固态电池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路线。然而,硫化物电解质刚度小,杨氏模量约为20GPa,实际使用需要在压力(300MPa)下形成较厚(约1000μm)的电解质层。此外,为实现正...

【会议报告】特殊硅晶粉在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 ,现阶段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已经接近其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为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寻找更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产业研究重点。硅在常温下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十倍以上,不存在析锂隐患,安全性好于石墨类负极材料,且储量丰富,...

【会议报告】固态电池干式涂布工艺技术设备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研究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受到产业重点关注。从技术路线来看,现阶段四大技术路径(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各自具备优点和缺点,角逐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要迈过材料关、技术关及成本关等数道门槛。界面技术的应用对于固态电池至关重要。固态电池中的界面接触为固-固接触,...

【会议报告】固态电池技术在低空飞行领域的应用探索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低空飞行器(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例)通常采用的是能量密度为280~320Wh/kg的锂离子电池,该类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在高倍率放电性能方面可满足低空飞行器的短时使用需求,但从长期来看,该类电池的能量密度仍无法覆盖低空飞行器所有的应用场景。从能量密度来说,eVTOL垂直起飞...

【会议报告】主要国家和地区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战略和态势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的企业最多,其次是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耕耘多年,实力很强。美国则主要分布着一些创业企业,欧盟国家的企业主要是与美国的创业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量也不多,但是持续投入研...

总投资105亿元!高纯钾盐及锂钾卤水开发利用项目在四川达州启动

近日,四川省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四川达州分会场,当地集中推进360个项目建设,其中包括达州高纯钾盐及锂钾卤水开发利用项目。图源: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据了解,当天启动的达州高纯锂盐及锂钾卤水开发利用项目位于宣汉县普光化工园区,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由江西科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投资4.85亿元!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即将试生产

近日,白银时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白银时代瑞象”)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目前主体设备已基本安装结束,将于4月试生产。图源:白银新闻据了解,白银时代瑞象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10万吨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85亿元。...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电池固态化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储能用固态电池,文件中提到:面向新型储能应用需求,加快长寿命高容量先进活性材料技术、高效补锂技术攻关,发展高附加值辅材产品,重点布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