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阻燃新材料——聚芳醚腈MOFs

聚芳醚腈(PEN)是一种线性芳香高分子,包含大量刚性芳环以及氧醚键或硫醚键,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耐腐蚀、阻燃性、机械强度、防紫外线(抗辐射)和抗蠕变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及国防军事等领域。PEN自上世纪发明以来,就非常热门,但由于技术壁垒高,国外主要有美国杜邦在做,尽管我国...

上海交大章俊良课题组:多级碳结构的钛酸锂复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控合成

中文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温和可控的方法,通过钛酸锂前驱体、酚醛树脂与石墨烯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钛酸锂负极材料。该多孔负极材料表现出多级的结构。受益于独特的结构,钛酸锂复合材料表现出高比表面与高电导率。相比于一般的钛酸锂,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背景及意义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方...

富临精工超50亿加码锂电材料项目

  10月27日晚间,富临精工(300432)发布多条锂电材料项目公告。  公告显示,富临精工与宜春市政府、江特电机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新型锂盐全产业链体系。三方合作共分三项内容:  1、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于2月25日与宜春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

厦大杨勇教授:基于多电子反应的近零应变富锂岩盐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人们迫切的需要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传统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例如,LiCoO2、LiNi0.6Co0.2Mn0.2O2和LiNi0.8Co0.1Mn0.1O2)的实际容量为≤190mAhg-1,且已达到容量的极限。在...

多维复合框架作为超快充锂硫电池的双功能催化介质

01导读可溶性多硫化锂(LiPSs)在电极间的穿梭效应和反应动力学缓慢导致极低效率和高电流循环稳定性差,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02成果简介近日,Nano-Micro 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题Multi-Dimensional Composite Frame as Bifunctional ...

研究人员实时观察锂离子的运动状况 以提高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的性能

研究人员发现,在下一代电池材料中,锂离子的不规则运动可能降低电池容量,并影响性能。据外媒报道,在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人员的领导下,该团队在富有前景的新型电池材料中实时跟踪了锂离子的运动状况。以往有观点认为,在电池材料中,单个活性粒子中的锂离子存储机制是均匀的...

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李华明教授团队——高价值利用废料硅和蚕砂合成硅碳锂电负极材料

导读硅基光伏技术有助于降低发电成本,但废料硅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李华明教授团队在Nanomaterials期刊发表的文章,通过水热—热处理方法利用废料硅和蚕砂制备片状多孔硅碳锂电负极材料(FP-Si@C)。FP-Si@C复合负极材料具有介孔/大孔结构,能够缓冲嵌锂/脱锂过程中...

一种新型高电压锰酸锂技术的突破与量产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对于正极材料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克容量已接近理论值,提升空间不大,因此扩大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区间是提高电极材料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电解液耐压值没有突破,正极材料的电压只能限制在4.4-4.6V之间,5V的镍锰酸锂还无法应用于锂电池的产业化,而动力型...

钠离子电池研究获实质进展 或取代锂金属

由英国著名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由海藻制成的纳米材料来制造坚固的电池隔膜,为更环保、更高效的钠离子电池铺平道路,并有望取代锂电池。金属锂的储量较为稀少且开采成本昂贵,相比之下,金属钠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且理论容量高。因此在储能系统的负极材料中,钠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锂的替代品。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近年来...

高比能锂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员团队在高比能锂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LLOs)的阴离子氧稳定性调控和锂离子传输异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和《德国应化》上。据介绍,LLOs是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因兼具阴、阳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