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风云:固态电池,“宁王”终结者?

一篇论文价值3500万?哈佛大学华人教授李鑫指导来自中国的学生叶露涵研发了一种新型固态电池,震惊之处在于这种电池可重复使用高达1万次,充电速度最快三分钟。要知道,目前的固态电池循环次数大多仍在2000多次,这样的成果直接让固态电池的寿命和充电速度完成了历史性飞跃。该论文在科学杂志《Nature》上发...

华安证券:钠离子电池优势凸显 碳基负极材料未来可期

华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相对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备原材料优势,成本优势和部分性能优势,尤其是在碳酸锂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钠电池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进而带动负极材料需求。在目前的多种负极技术路线之中,硬碳材料凭借稳定的结构和较强的储钠性能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

石大胜华 中氟泰华投建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

  10月13日,石大胜华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四川中氟泰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氟泰华)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四川省乐山市合资设立项目公司——四川省乐山市中氟胜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中氟泰华认缴出资额7.92亿元,出资比例66%;石大胜华认缴出资额4.08亿...

规范电池回收离不开精细化溯源管理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话题。前不久,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50年,动力电池的一半原材料会来自回收循环。此言一出,在业内外引发高度关注。虽然这一愿景是美好的,但还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一是部分金属材料90%以上的高回收率只出现在实验室里,实际回收远远达不到这一水平;二...

“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四十余载,致力于中国锂电研究

导读陈立泉院士是我国首位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院士。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首次发现了70K超导迹象,研制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温超导材料。1997年9月,他首先完成了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和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协助建成了全世界最...

一笔就豪取上千亿,但他最大的兴趣并不是赚钱

中国锂电池产业出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企业家,一个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另一个,是亿纬锂能的刘金成。前者笃信“赌性更坚强”,后者则宣称自己从来不赌。“曾”的创富神话已人尽皆知,而“刘”的传奇逆袭却鲜有人闻。【五十而“改”天命】用今天的话说,刘金成属于典型的“小镇做题家”。1964年,他出生在湖北沙洋县乡...

储能再下一城 国轩高科获中国电力600MWh订单

10月20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国轩”)收到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合肥国轩成功中标新源智储2022年度储能设备第二次框架招标项目——储能电池预制舱2,订单规模为300MWh(兆瓦时)-600MWh,预计将对公司2022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优势凸显 国际巨头频频“牵手”产业链公司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正在发挥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领先优势。10月19日,长城汽车有关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公司和国际车企巨头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记者关注到,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日前也纷纷通过合资公司、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形式主动牵手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

总投资28亿!贵州新创年产11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开工

10月14日,2022年黔西南州第三季度产业大招商项目——贵州新创年产11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贵州安龙举行。图片来源:安龙融媒据悉,该项目由贵州新创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贵州新创)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35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全国磷酸铁锂基地统计表

截止2022年9月份,全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基地产能规划超过2100万吨(其中磷酸铁锂规划超1000万吨),2021年磷酸铁锂为48万吨,是2021年的20多倍,预计2023年下半年或者2024年初会出现产能过剩。全磷酸铁锂基地统计表(大于3万吨,欢迎补充)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