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课题组以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国际科技前沿,以固态离子学为基础,开展单价阳离子导体材料及其电化学器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基于锂离子导体材料的二次电池,如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基于钠离子导体材料的二次电池:如钠-硫电池、钠-氯化物电池、钠离子电池;基于质子导体材料的氢同位素分离与纯化、电解水制氢技术等。
课题组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特材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上海市重大与重点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60余项。与上海市电力公司、美国Corning公司、上汽集团、北京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课题组先后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EES、AEM、AFM等期刊公开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110余项,授权7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10余项,经费3000余万元;累计培养研究生66人;课题组科技成果转化超过2亿元。
课题组人员概况及代表人物介绍
课题组现有科研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高级工程师3人,博士后2人;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4人。
温兆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亚洲固态离子学会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长,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员,国际固态离子学学会会员,上海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首席科学家,江苏中科兆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从事固态离子学和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与开发、钠(硫)电池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研究、锂空气/锂硫等新型二次电池研究、核聚变相关的增殖剂及氢同位素纯化与分离膜材料研究等。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科技部863、973及国防配套研究、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际国内企业合作在内的60余项国家、地方及企业研究项目。作为负责人研制成功大容量钠硫电池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研制成功高安全高比能量钠镍电池,建成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年产100MWh钠镍电池示范产线。
2007年入选上海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教系统职工创新英才”、200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荣获中科院优秀导师称号,获得包括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一等奖3项。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2012)、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2011)、上海市模范集体(2010),中科院先进集体(2010)等荣誉称号。
在Energ.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近400篇,H因子60,2015-2020连续六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能源类)。担任国际期刊《Ionics》编辑委员会顾问(Editorial Advisory Board)、《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期刊编委会委员、《Journal of Materiomics》期刊编委会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机材料学报》期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顾问、《陶瓷学报》期刊编委会委员、《硅酸盐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建筑材料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等。
吴相伟,固态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副组长。200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及新型储能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目前重点开展大容量钠基储能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工程化应用研究。
主持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GF基础科研重点项目、973子课题、特种材料研制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科研任务,在Adv. Funct. Mater., ACS Catal.,ACS Appl. Mater. Inter., Chem. Eng. J.,J. Power Sourc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参与制定企业标准2项。
获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特种无机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天目湖钠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入选“第三届上海市长宁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
成果转化
研制成功国内外容量最大的单体钠硫电池(650Ah),建成我国第一条钠硫电池中试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除日本以外第二个掌握钠硫电池及其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国家,实现产业化转移,成果转化1.6亿元。
建立锂硫电池器件研发平台,实现锂硫电池关键材料、界面、器件、模组集成完整工艺路线建立,授权发明专利8项。相关知识产权作价600万元入股江苏中科兆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占股60%。江苏中科兆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以项目委托研发形式投入2000万元用于锂硫电池技术开发。
突破了钠镍的界面、封装、电极稳定性、高温强腐蚀定量注液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部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完整的技术链,获得授权专利30余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是国内唯一具备钠镍电池产业化研究基础的单位。相关项技术以5500万元现金和500万作价入股实施了成果转化。目前已成功组建上海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上海硅酸盐所持股10%),并在该公司建立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00MWh制备能力的钠镍电池生产线。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官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本文地址:https://libattery.net/news/details2715.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邮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C座904
010-62980511
山东:山东省临沂市鲁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锂电中国(libattery.net)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贝特互创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2324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35676号
我有话说: